清朝历史故事
2024-05-14 03:24:45
1、康熙时期,智除鳌拜。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赦天下。但亲政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大臣商议鳌拜大罪三十条,请求诛其族,康熙帝念鳌拜功劳,赦死罪而拘禁,但诛杀了鳌拜的很多弟侄亲随及党羽。仅存的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因为长期勾结鳌拜,被削去太师、一等公。康熙帝由此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2、康熙时期,平定三藩与统一台湾。康熙帝于继位之初,三藩势力如吴三桂、耿精忠与尚之信等涵盖全国之半,他们先后请求撤藩以试探清廷。当时部分大臣担忧三藩叛变而反对,最后孝庄太皇太后与康熙帝无惧三藩而同意撤除。这使得三藩与陕西王辅臣、广西孙延龄与台湾明郑的郑经联合发动三藩之乱。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攻入云南,继承吴三桂之位的吴世璠在昆明自杀,三藩之乱平定。同年,郑经之子郑克塽继位,明郑因内乱不断导致不少将领降清。清朝派明郑降将施琅率领水师攻打台湾。施琅占领澎湖,逼近东宁(今台湾台南),郑克塽率领大臣降清,至此明郑亡。
3、雍正时期,内部革新。雍正帝获得隆科多的协助继位,赖年羹尧平定青海乱事以稳固政局,然而后来因故赐死年羹尧、幽禁隆科多。雍正帝在位时期,针对康熙时期的弊端采取补救措施,以延续康雍乾盛世。他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废杀与他对立的王公并削弱亲王势力。
4、雍正时期,对外政策。对外方面,雍正初年青海亲王罗卜藏丹津意图复兴和硕特汗国而乱,年羹尧与岳钟琪等人平定。为此雍正帝占领部分西康地区,又在西宁与拉萨分置办事大臣与驻藏大臣以管理青藏地区。听从鄂尔泰建议推行改土归流,废除具自治性质的土司,以地方官管理少数民族。
猜你喜欢
-
冰牛奶可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80 -
碳烧烤怎么烤才好吃又香
阅读量:66 -
真空包装可以直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6 -
蛋挞用微波炉怎么烤才好吃
阅读量:70 -
鸡蛋蒸海参做法
阅读量:84 -
淸蒸带鱼的做法
阅读量:73 -
芋头蒸腊肉的做法
阅读量:71 -
烤板栗怎么做才好吃
阅读量:39 -
蒸深海鱼的做法
阅读量:8 -
自制蒸米粉的做法
阅读量:72
-
阅读量:66
-
阅读量:87
-
阅读量:68
-
阅读量:29
-
阅读量:51
-
阅读量:8
-
阅读量:75
-
阅读量:67
-
阅读量:30
-
阅读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