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寨历史原型在哪里
2024-06-13 21:49:51
1、崇山峻岭的大别山,逶迤起伏、山寨林立,最有名的非鄂东蕲黄四十八寨莫属。
2、宋、元、明、清之末季,大别山南成为风云际会之区,豪杰啸起之地。诚如方志学家王葆心说:“地凭天险,利用战争。历代产乱世之豪俊……相继崛起。”(《蕲黄四十八寨纪事·鄂寨篇》)他们为抗暴保民保乡,号召大众利用险峻的山水形胜,出资出力,筑寨踞守,伺机突击进取。其时历建大小寨堡三百有余,要寨七十二,名寨四十八,称“蕲黄四十八寨”。
3、“蕲黄”为大别山南、长江以北行政区划的简称。隋开皇三年(583年)前,这里相继统属衡山郡、西阳郡。之后改郡为州,蕲黄二州并治。明初改州为府,洪武九年(1376年)至1912年,湖北省黄州府辖蕲州和广济(今武穴)、黄梅、蕲水(今浠水)、罗田、麻城、黄安(今红安)、黄陂(清雍正七年划出)、黄冈(今黄州区、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号称“黄州八属”,亦称“蕲黄”。
4、“蕲黄四十八寨”在不寻常的天时、地利、人和世态下构筑而成。天时为宋、元、明、清末,国政衰败、战乱叠起、群雄纷争、风云际会、动荡不安、朝代更替之岁月;地利为大别山群峰相辅,连接丘陵、平原,俯瞰江淮、七水(滠、倒、举、巴、浠、蕲六水及华阳河),其间悬崖、深谷、溪涧、沟壑纵横,林木蓊翳,方物丰阜,村湾相依,生存有源。登高望远,大别山麓进退方便,寨址易守难攻,便于周旋。人和为民众谨朴厚善,勤奋志坚,急公好义,沉毅果敢,啸聚抗暴,铜锣为号,荷锄飞镰,一致对外,有着冲锋在前的传统民风,“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铜锣精神”。这种民风与地利条件相合,演绎出丰厚的山寨历史文化,其教诲、激励作用超越时空。
- 上一篇:装台人是干什么的
- 下一篇:香港爱情故事人物关系是怎样的
猜你喜欢
-
冰牛奶可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73 -
碳烧烤怎么烤才好吃又香
阅读量:40 -
真空包装可以直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81 -
蛋挞用微波炉怎么烤才好吃
阅读量:18 -
鸡蛋蒸海参做法
阅读量:33 -
淸蒸带鱼的做法
阅读量:75 -
芋头蒸腊肉的做法
阅读量:84 -
烤板栗怎么做才好吃
阅读量:50 -
蒸深海鱼的做法
阅读量:9 -
自制蒸米粉的做法
阅读量:42
-
阅读量:13
-
阅读量:53
-
阅读量:59
-
阅读量:37
-
阅读量:49
-
阅读量:70
-
阅读量:51
-
阅读量:54
-
阅读量:11
-
阅读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