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传统风俗习惯
2024-06-19 22:15:18
1、正月初一的春节习俗
早起、开门、炮仗、拜年、给压岁钱、占岁、贴画鸡、聚财、团圆饭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是汉民族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守岁,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在传说中,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了年兽,所以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
2、正月初二的春节习俗
祭财神(开斋日)、姑爷节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是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的思念。
大年初二,按照民俗惯例,基本上不去亲朋好友家逛门,如果一定要去,初一那天就要先去报到一下,第二天才能再去。大年初二、初五福安人不互相逛门拜年的习俗就这样形成并严格遵守下来了。
3、正月初三的春节习俗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作为古老的传统节日,相传这一天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羊。汉族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中国汉族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在香港,人们普遍大年初三不拜年,因正月初三是“赤口”,又称“赤狗日”。据说,赤狗是口怒之神,遇之则容易引起口角,所以香港老一辈的新界原居民,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免得遇上凶煞。
猜你喜欢
-
冰牛奶可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49 -
碳烧烤怎么烤才好吃又香
阅读量:91 -
真空包装可以直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5 -
蛋挞用微波炉怎么烤才好吃
阅读量:47 -
鸡蛋蒸海参做法
阅读量:93 -
淸蒸带鱼的做法
阅读量:34 -
芋头蒸腊肉的做法
阅读量:81 -
烤板栗怎么做才好吃
阅读量:62 -
蒸深海鱼的做法
阅读量:74 -
自制蒸米粉的做法
阅读量:34
-
阅读量:83
-
阅读量:37
-
阅读量:33
-
阅读量:14
-
阅读量:83
-
阅读量:85
-
阅读量:58
-
阅读量:9
-
阅读量:61
-
阅读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