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2024-06-27 01:02:38
1、员外,原指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
2、员外是员外郎一职的简称,有“正额之外”增设之意。三国时期魏末最早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晋朝初年又设置员外散骑侍郎,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南北朝时,新设了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等。到了隋朝,员外成为尚书省二十四司内各司的次官,地位又提升了,唐,宋,辽、金,元,明、清沿隋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员外已在编制定员之内,成为显赫之位。
3、到了现代,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员外这一称呼逐渐淡出。但随之出现了“候补委员”这一新的职位称呼,于是就有了候补委员,其涵义与“员外”相比有一定变化,但大同小异,延用至今。
- 上一篇:起泡胶弄衣服上怎么办
- 下一篇:初次辟谷正确方法
猜你喜欢
-
南瓜和洋葱一起怎么吃
阅读量:53 -
梦见指甲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25 -
水稻糖分和海藻
阅读量:22 -
白芍种植技术
阅读量:76 -
大蒜和酸奶同吃可以吗
阅读量:48 -
三角梅怎么快速长粗
阅读量:62 -
蓝莓和这5种水果榨汁让你清爽一夏
阅读量:33 -
怎么把变叶木养得五彩缤纷
阅读量:5 -
吃白果的禁忌需要注意什么
阅读量:25 -
西梅核怎么种出盆栽
阅读量:83
猜你喜欢
-
阅读量:46
-
阅读量:65
-
阅读量:60
-
阅读量:74
-
阅读量:19
-
阅读量:9
-
阅读量:43
-
阅读量:71
-
阅读量:61
-
阅读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