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木舌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2024-07-01 16:56:03
1、金口木舌,汉语成语,拼音是jīnkǒumùshé,意思是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出自《法言·学行》。
2、成语故事
夜久月高风铎响
在铜钟的家族中有一种称为“铎”的。它的式样象钟,但个头很小,上有孔,装上木柄,可以执在手中。铎里装有铎舌,摇动时铎舌撞击铎壁而发出清脆的声音。有以铜为舌的,称为“金铎”;有以木为舌的,称为“木铎”。按今天的叫法,它是一种大铃铛。
铎还有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于军中发令。按古代军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的长官称“司马”,司马执铎。发布军令:“必奋铎以警众,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所以司马又叫“振铎”、“鸣铎”。军中以鼓声为进军之令,以金声为退军之令。铎为铜铸,为金声,司马以铎声指挥鼓手。
“铎”与“度”同音,有号令限度之意。古时发布政令时须用铎声召集民众。朱熹曰:“木铎,金口木舌,施教时所振,以警众者平。”后世常以“金口木舌”(即铎)代指传教布道之人。故尔,《论语.八修》篇云:“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夫子自喻为天的代言人了。
商代时,在岐王宫中竹林内,曾用丝绕悬若干个很细小的玉片,每当风起,玉片互相碰撞发出声音,宫中人听见响声便知外面起风了。因玉片声弱,后来便在宫殿檐角悬挂若干装有铃舌的小铜钟,风起而铃响,被称为“占风铎”或“风铎”。后代高大建筑尤其是塔,每层檐角上都悬有风铎。微风乍起,一阵叮当之声,别有一番情趣,引人发思古之幽情,或借景抒情怀。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游悟真寺》诗中写道:“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另一位诗人张耒也有“夜久月高风铎响,木鱼呼觉五更寒”的传世诗句。
- 上一篇:空洞无物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 下一篇: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哪一年
猜你喜欢
-
冰牛奶可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40 -
碳烧烤怎么烤才好吃又香
阅读量:96 -
真空包装可以直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48 -
蛋挞用微波炉怎么烤才好吃
阅读量:50 -
鸡蛋蒸海参做法
阅读量:96 -
淸蒸带鱼的做法
阅读量:53 -
芋头蒸腊肉的做法
阅读量:34 -
烤板栗怎么做才好吃
阅读量:35 -
蒸深海鱼的做法
阅读量:71 -
自制蒸米粉的做法
阅读量:55
-
阅读量:29
-
阅读量:21
-
阅读量:27
-
阅读量:48
-
阅读量:59
-
阅读量:92
-
阅读量:91
-
阅读量:76
-
阅读量:12
-
阅读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