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粽子由来
2024-07-03 11:30:41
1、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2、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3、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4、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 上一篇:忠于职守的意思
- 下一篇:yours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
冰牛奶可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16 -
碳烧烤怎么烤才好吃又香
阅读量:72 -
真空包装可以直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84 -
蛋挞用微波炉怎么烤才好吃
阅读量:5 -
鸡蛋蒸海参做法
阅读量:28 -
淸蒸带鱼的做法
阅读量:94 -
芋头蒸腊肉的做法
阅读量:47 -
烤板栗怎么做才好吃
阅读量:28 -
蒸深海鱼的做法
阅读量:87 -
自制蒸米粉的做法
阅读量:22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2
-
阅读量:64
-
阅读量:19
-
阅读量:57
-
阅读量:82
-
阅读量:38
-
阅读量:11
-
阅读量:19
-
阅读量:10
-
阅读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