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期望的作用
2024-07-03 14:41:33
1、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情感效应,即教师对某个学生形成一定的期望,并针对期望做出一定的冲刺,促使该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而最终使预言成为现实。调查表明,学生的智力、情感、个性等发展与教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
2、首先,教师期望效应具有激励作用。教师采用激励方式诱导学生产生内在驱动力,这样可以把教师的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使学生获得主动的发展。
3、其次,教师期望效应具有调整作用。当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同一频率时,师生之间就会产生认识、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共鸣。因此,教师期望效应具有调节师生之间关系的作用。
4、再次,教师期望效应具有转化作用。教师期望需要教师关注、尊重、理解并相信每一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从而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最后,教师期望效应具有支援性作用。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表现出苦闷和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以心理支援,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6、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教师切不可对学生期望过高,拔苗助长;或者是期望过低,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期望目标必须遵循适度性原则,即期望目标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相对较容易达成的目标,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 上一篇:梦见蝙蝠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怎样写借条才正确格式
猜你喜欢
-
孟美岐个人资料介绍
阅读量:76 -
简单美味鸡翅怎么做
阅读量:63 -
当被夸奖的时候怎么做
阅读量:21 -
鲶鱼怎么做好吃四川
阅读量:62 -
海蜇皮怎么做才能好吃
阅读量:90 -
烤鸡翅膀怎么做烤箱
阅读量:7 -
抹茶焦糖布丁怎么做
阅读量:95 -
牛排怎么做口感不会硬
阅读量:50 -
包馅的糯米糍怎么做
阅读量:43 -
怎么做双子座的礼物
阅读量:30
猜你喜欢
-
阅读量:44
-
阅读量:49
-
阅读量:16
-
阅读量:13
-
阅读量:82
-
阅读量:28
-
阅读量:89
-
阅读量:80
-
阅读量:80
-
阅读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