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三余文言文翻译
2024-07-06 14:08:40
1、译文: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讷但好学。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打柴背回卖钱(来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没有改正。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
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是平时的多余时间。”
2、原文:出自三国鱼纂《魏略·儒宗传·董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从学者云:“苦于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上一篇:有没有歌词
- 下一篇:飞机上能带肉类食品吗
猜你喜欢
-
二倍速追剧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46 -
苦瓜菜怎么做才能去除苦味
阅读量:76 -
猪头肉怎样做肥而不腻还好吃
阅读量:48 -
南昌秋辣椒种植时间和方法
阅读量:34 -
古代九州一般是现在的哪里
阅读量:88 -
古代玉门关是现在哪里
阅读量:8 -
干竹笋怎样泡发好
阅读量:57 -
玛雅文化发源地
阅读量:12 -
如何去除海带的苦味
阅读量:19 -
去除淋浴房玻璃上的水垢方法
阅读量:75
-
阅读量:84
-
阅读量:42
-
阅读量:42
-
阅读量:31
-
阅读量:86
-
阅读量:13
-
阅读量:95
-
阅读量:88
-
阅读量:47
-
阅读量: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