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的来源
2024-07-11 13:29:46
1、及笄最早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原本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之后,就把头发盘起来,然后簪子绾住,表示自己已经成年。
2、“及笄”释义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出自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 上一篇:良禽择木而栖的上下句
- 下一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出处
猜你喜欢
-
qq邮箱登陆登录方法
阅读量:24 -
英雄难过美人关什么意思
阅读量:73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下一句
阅读量:77 -
涂完粉饼要不要卸妆
阅读量:58 -
鸭绿江大桥简介与历史
阅读量:75 -
三个土是什么字
阅读量:23 -
row的过去式
阅读量:23 -
play的第三人称单数
阅读量:12 -
二重积分的几何意义
阅读量:85 -
stop的过去式是什么
阅读量:93
猜你喜欢
-
阅读量:16
-
阅读量:71
-
阅读量:68
-
阅读量:93
-
阅读量:88
-
阅读量:11
-
阅读量:78
-
阅读量:14
-
阅读量:30
-
阅读量: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