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定义及分类是什么
2024-07-13 09:06:43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摄入被细菌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据病原体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2、病因:患者所进食物或水被细菌和/或其毒素污染引起本病。
3、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该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4、大肠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大肠杆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虽然绝大多数大肠杆菌为肠道正常菌群,但是仍有少部分特殊类型的大肠杆菌具有相当强的毒力,一旦感染,将造成严重疫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代号为O157:H7的大肠杆菌,它是EH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家族中的一员。美国在1982、1984、1993年曾三次发生O157:H7的爆发性流行;日本曾在1996年爆发过一次波及9000多人的大流行。O157:H7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正是出血性腹泻,严重者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危及生命。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和弥散黏附性大肠杆菌(DAEC)。
5、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用了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副溶血性弧菌是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水样便等为主要症状。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暴发起病(同一时间、同一区域、相同或相似症状、同一污染食物)、潜伏期短(数小时至数天)、有一定季节性(多夏秋季)等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特点。
6、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是由于摄入大量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属条件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变形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根据生化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与奇异变形杆菌,有100多个血清型。大量变形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引致食物中毒。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胃肠型及过敏型。
- 上一篇:芜荑这两个字读什么
- 下一篇:有关戏剧的知识有什么
猜你喜欢
-
冰牛奶可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52 -
碳烧烤怎么烤才好吃又香
阅读量:22 -
真空包装可以直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72 -
蛋挞用微波炉怎么烤才好吃
阅读量:19 -
鸡蛋蒸海参做法
阅读量:49 -
淸蒸带鱼的做法
阅读量:91 -
芋头蒸腊肉的做法
阅读量:62 -
烤板栗怎么做才好吃
阅读量:51 -
蒸深海鱼的做法
阅读量:54 -
自制蒸米粉的做法
阅读量:40
-
阅读量:50
-
阅读量:38
-
阅读量:31
-
阅读量:96
-
阅读量:5
-
阅读量:72
-
阅读量:46
-
阅读量:75
-
阅读量:56
-
阅读量: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