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邪归正典故
2024-07-24 03:21:35
1、典故说明: 「改邪归正」原作「背邪向正」。秦汉时期,在三公之下设有九卿。汉代的九卿分别为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东汉献帝时迁都于许,典章湮没,应劭于是缀集所闻,著成《汉官》(亦称《汉官仪》)一书,记述汉代典章制度及职官礼仪。应劭在提到「卿」这个官职时,认为它有彰显、光明之意,具有背弃邪道,趋向正路的作用,可以彰显国家的道德。后来「改邪归正」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指改正错误的行为,返回正途。出现「改邪归正」的书证如《七国春秋平话.卷上》:「望大王改邪归正,就有道而去无道,则邦国之幸。」
2、改邪归正,汉语成语,拼音是gǎi xié guī zhèng,意思是指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不再做坏事。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 上一篇:幼子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盐城好吃的特产有哪些
猜你喜欢
-
冰牛奶可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52 -
碳烧烤怎么烤才好吃又香
阅读量:78 -
真空包装可以直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5 -
蛋挞用微波炉怎么烤才好吃
阅读量:38 -
鸡蛋蒸海参做法
阅读量:5 -
淸蒸带鱼的做法
阅读量:21 -
芋头蒸腊肉的做法
阅读量:34 -
烤板栗怎么做才好吃
阅读量:25 -
蒸深海鱼的做法
阅读量:21 -
自制蒸米粉的做法
阅读量:39
猜你喜欢
-
阅读量:82
-
阅读量:46
-
阅读量:70
-
阅读量:12
-
阅读量:14
-
阅读量:81
-
阅读量:32
-
阅读量:31
-
阅读量:41
-
阅读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