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识别简基本的方法
2024-08-02 13:18:00
1、光泽:翡翠经强酸碱浸泡处理后,结构疏松,没充填之前表面见溶蚀凹坑,使之产生漫反射,光泽变弱。加人树脂或塑料等有机充填物后,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2、颜色:由于翡翠结构被破坏,内在原有的光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所以B货扩翡翠的颜色分布无层次感。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绿色分布较浮,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看起来很不自然。
3、结构:翡翠受到强酸强碱浸泡腐蚀后,有部分物质带进带出,在表面及内部沿矿物晶体间形成溶蚀,产生内部的连通式裂隙。在透射光照射下,可见内部纵横交织的裂隙。在反射光条件下,表面的溶蚀凹坑或蛛网状网纹清晰可见。
4、表面特征: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由于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在原生的裂隙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誓沟渠。较大的“沟渠”中可见胶结物或残留气泡。加工技术较好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无上述现象,须更加仔细地观察和测定。
5、密度、折射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多数密度、折射率略低。密度为3.00~3.43g/cm,折射率为1.65左右(点测)。但是由于翡翠的矿物组成复杂,某些天然翡翠的密度和折射率值也可能偏低,所以密度和折射率只能作为参考数据,通常不能作为判定翡翠是否经过充填的依据。
6、荧光性:无或弱至强的紫外荧光,荧光分布均匀或呈斑杂状。早期“B货”翡翠绝大多数有荧光。短波:弱,黄绿或蓝绿(蓝白);长波:中至强,黄绿或蓝白色。但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通常荧光强度较弱或无荧光。
7、放大检查放:放大检查放大检查是鉴定这种处理翡翠的有效方法。分为表面观察和内部观察。
8、热反应:“B货”翡翠加热200~300℃后胶质发生碳化。
9、敲击反应:经过漂白充填后的翡翠,其结构被破坏,矿物颗粒间被胶质充填。因此轻轻敲击后发出沉闷的声音,与天然翡翠清脆之声有明显的区别(此法主要适于翡翠手镯的鉴别)。
- 上一篇:翡翠白菜的寓意和象征
- 下一篇:翡翠怎么读
猜你喜欢
-
乌龟吃什么肉食
阅读量:65 -
红薯水培盆景能活多久
阅读量:6 -
车子有铁锈怎么办
阅读量:31 -
孙权劝学的启示
阅读量:90 -
河虾的诱饵是什么
阅读量:20 -
日本人一般吃什么米
阅读量:31 -
樱桃树怎么授粉
阅读量:94 -
防晒喷雾每天在车上暴晒会不会爆炸
阅读量:84 -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阅读量:53 -
妙招让衣服变宽松
阅读量:77
-
阅读量:78
-
阅读量:96
-
阅读量:26
-
阅读量:50
-
阅读量:49
-
阅读量:32
-
阅读量:35
-
阅读量:64
-
阅读量:19
-
阅读量: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