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百姓的称谓有什么
2024-08-06 03:11:16
1、布衣。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称之为“布衣将相”。“布衣”原指穿麻布衣服的人,后来成为一般平民的代称,其中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及没有官爵的地主。
2、黎民。黎民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lí mín,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就是平民百姓。
3、庶民。庶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ù mín ,指一般的民众。
4、黔首、“黔首”(qián shǒu)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时期开始使用。“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5、黎庶。黎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 shù,是指平民大众。黎,黎民,起初是奴隶社会中的奴隶身份的劳动者,后来指平民大众。庶,百姓,起初是指奴隶社会中的自由人。
- 上一篇:为什么古代把稿费称为润笔
- 下一篇:古代男子对自己的称呼
猜你喜欢
-
细胞内有氨基酸吗
阅读量:14 -
三轮车
阅读量:93 -
王者荣耀排位英雄使用次数怎么关闭
阅读量:11 -
微信临时登录多久退出
阅读量:8 -
宋朝最受欢迎的科目
阅读量:19 -
汉兰达打火时砰一声什么原因
阅读量:13 -
为什么冰箱是个柜子而冰柜是个箱子
阅读量:81 -
170度油温用筷子怎么试
阅读量:67 -
密封胶怎么去除
阅读量:92 -
为什么说孙犁的小说为散文化小说
阅读量:31
猜你喜欢
-
阅读量:79
-
阅读量:52
-
阅读量:94
-
阅读量:89
-
阅读量:10
-
阅读量:77
-
阅读量:10
-
阅读量:39
-
阅读量:10
-
阅读量: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