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要爱惜自己的东西
2024-08-11 02:23:38
1、合理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在吃、喝、穿、玩等方面提出一些物质要求。孩子的要求有些合理的,有些却是不合理的。应具体分析,适时适量地给予满足。如在吃的方面,决不盲目地多给或硬塞给孩子。这样,孩子便会对每一食物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孩子即使吃不了,也帮孩子收放好,下次必须待孩子把剩余的吃完后才给新的。在其它方面也是一样,从不随意的乱给、多给,这样,孩子便不会轻易把某种物品扔掉,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了。
2、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由于无知或认识、控制能力较差,往往出现一些损坏物品的行为。如在桌子上乱刻,在墙上乱画,打碎玻璃,摔破饭盆,扯烂衣物,弄坏玩具等。发现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后,先弄清原因。孩子若是无意的,便及时给予引导,指出其危害,提醒孩子以后注意,孩子若是有意或以此来要挟,则及时给予严厉的批评,使其认错。在孩子的不良行为面前,若不能及时地批评纠正,采取迁就、让步的态度,往往易使孩子一错再错,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3、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影响孩子,为了使孩子形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在此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学习与模仿的榜样。如在看书时,要首先把手洗净擦干;翻书页时也轻柔小心;若发现有卷、撕之处,立刻展平与粘补;看完后,不乱放乱扔,及时放回书柜等。吃饭时,无论碗、筷、桌、凳都轻拿轻放,碗里不剩一粒米,捡起掉出的每一颗豆子等。
4、坚持教育巩固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培养后,孩子在认识与行为方面,便会形成一定的爱惜物品的观念与特点,但往往很不稳定。此时,若放松教育,不注意巩固提高,则很容易使其已形成的观念、行为消退。根据这一原理,在原基础上,在日常生活中,应有意采取不同的活动与形式对孩子进行练习指导。如和孩子一起擦洗桌、凳,修补玩具;父母弄脏、弄扯了孩子的小人书,要向孩子认错、道歉等。要及时发现和表扬孩子爱惜物品的行为,在不断的练习与指导过程中,孩子爱惜物品的良好习惯便会得到不断的巩固与提高。
- 上一篇:孩子要玩手机如何教育
- 下一篇:如何教育小孩子要尊敬大人
猜你喜欢
-
衣领发黄了怎样才能洗白
阅读量:86 -
山洞里有什么
阅读量:8 -
调度会和推进会的区别
阅读量:23 -
过氧化氢能用于手卫生消毒吗
阅读量:86 -
干燥剂怎么用
阅读量:37 -
烧烤冷了家里怎么加热
阅读量:54 -
室内空气污染物主要有哪些
阅读量:96 -
云吞和饺子有什么区别
阅读量:41 -
大行李箱可以上飞机吗
阅读量:27 -
创意小屋名字
阅读量:20
-
阅读量:61
-
阅读量:12
-
阅读量:82
-
阅读量:66
-
阅读量:93
-
阅读量:80
-
阅读量:55
-
阅读量:24
-
阅读量:17
-
阅读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