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之春歌词
2024-08-13 17:48:22
1、天山之春,琵琶独奏曲,原为乌斯满江和俞礼纯合作的热瓦甫独奏曲。1961年由王范地改编成琵琶独奏曲后广泛流传。
2、中文名:天山之春;作者:王范地;创作时期:1961年;乐曲类型:琵琶独奏曲.
3、乐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为三拍子,通过两个鲜明对比的主题描绘了春到天山时一派明媚喜人的秀丽风光。第一主题用长轮演奏,带有浓郁的新疆族民间音调特点,舒展宽广,具有较强的歌唱性。紧接着的第二主题采用了新疆弹拨乐器常用的那种轻快活泼的节奏型,生动有趣。随后第一主题在属调上再现。在挑长轮以后,作者巧妙地以双音与空弦音相结合奏出第一主题,音响和节奏显得丰富多彩。
4、第二段是一个欢腾的快板段落,音乐转为C调,节拍也变为二拍子,色彩明亮,旋律带有强烈的新疆民间舞曲风格,充分发挥琵琶扫、摭分和快夹弹等技法,热情奔放,一气呵成,形象地描绘了新疆人民在天山脚下敲起手鼓、载歌载舞的欢乐热闹场面。
5、意境分析:乐曲一开始,在宁静、安谧的节奏音型伴奏下,用摇指和长挑轮两次呈示了主题。舒展宽广的音调,富于较强的歌唱性,并带有浓郁的新疆民间音调特点。
6、接着的小快板,另一主题采用新疆弹拨乐器常用的轻松活泼的节奏,级进的旋律进行,内外弦交叉的奏法,使乐曲显得异常的生动活跃。临时转入属调后用长轮演奏呈示主题,加强了旋律音调的抒情性。同时,又巧妙地运用了双音和低空弦音交叉的奏法,别致而略带俏皮,更加强了舞蹈的节奏性。
7、之后,乐曲转入了欢腾的快板段落,运用同名大小调及节拍的对比,使音乐一下子开朗奔放起来。慢起渐快的节奏,铿锵有力,具有山河奔腾、一泻千里之势。乐曲充分发挥了琵琶的扫、摭、分、打、带音等多种技巧,有力地推动了乐曲情绪的发展。
8、最后,一连串十六分音符快速演奏,使乐曲达到了兴奋的高潮。
- 上一篇:家庭里放什么绿植招财
- 下一篇:中元节属于什么节日
猜你喜欢
-
朋友圈主页三个点在哪里
阅读量:35 -
烧丝瓜怎么烧好吃
阅读量:46 -
苹果怎么设置来电图片背景
阅读量:42 -
白醋泡手的正确方法一天几次
阅读量:81 -
苹果11怎么用不了搜狗输入法
阅读量:39 -
抖音如何拍的时间长一点
阅读量:6 -
苹果怎么发闪照
阅读量:78 -
正确的煮虾方法和时间
阅读量:46 -
藤席的清洗及保养方法
阅读量:40 -
虾的几种家常做法
阅读量:41
-
阅读量:64
-
阅读量:66
-
阅读量:24
-
阅读量:27
-
阅读量:37
-
阅读量:50
-
阅读量:83
-
阅读量:31
-
阅读量:94
-
阅读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