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必吃的9种食物是哪些
2024-08-14 02:33:39
1、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妇孺皆知的事,并且小的时候我们都在老师和亲人嘴里得知屈原的故事,吃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爱国诗人屈原不满当时政治的黑暗,投入汨罗江,人们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虾吃掉,就把鸡蛋和糯米投入江中,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每逢端午节就要吃粽子的习俗。香糯的粽子入口弹牙香甜,还带有粽子叶的清香,当然南北的习俗不同,对于粽子该吃甜的还是吃咸的这个问题,一直在争论中,还没有得出结果。
2、黄鳝。端午节讲究吃“五黄”,这黄鳝就是其中之一,端午节所在的月份,此时黄鳝最为鲜嫩,最好吃。黄鳝一直以来都很受大众欢迎,全身刺比较少,很适合老人和小孩来吃,用来煲汤或者煸炒都是不错的选择。
3、打糕。在端午节这一天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习俗,人民很重视这一天,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就要制作打糕。做好的打糕一点都不黏,反而很弹牙。
4、鸭蛋也属于“五黄”之一,据说吃鸭蛋可以避“五邪”。很多人都喜欢在这一天吃提前腌制好的咸鸭蛋,蛋黄腌制后会流油,很香,早上配粥和包子,味道简直了。
5、艾馍馍。艾蒿也是端午节常吃的食物,有的地方的习俗是把艾蒿揉进面里,做成艾馍馍,很受大家喜爱,现在不光是端午节买来吃,网上随时随地都能买到。
6、茶蛋。咸香可口的茶蛋是早上常吃的食物,在端午节这天就化身为逢凶化吉的食物了,把鸡蛋涂成红色,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可以玩也可以吃。
7、大蒜蛋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主料就是大蒜和鸡蛋一起煮,有的人家也会加上艾叶一起煮,其实大蒜的味道并不会进到鸡蛋里,只是想要取一个好的寓意罢了。
8、煎堆是福建一带的传统,那个地区端午节之前因为气候原因,容易下雨,民间传说“天漏了”需要补,于是就用番薯粉、面粉等搅拌成糊糊,用油煎成饼状,这样好像就能给天给补上了。不过端午节之后这个地方真的就很少下雨了。
9、黄酒。白娘子怕的黄酒,其实端午节这一天喝黄酒的意思就是避蛇虫,但是现代人为了养生很少喝黄酒了,但是还是会把黄酒通过制成雄黄熏条的方法佩戴在身边。
- 上一篇:红露珍茶花的禁忌有哪些
- 下一篇:三头鲍鱼是什么
猜你喜欢
-
朋友圈主页三个点在哪里
阅读量:68 -
烧丝瓜怎么烧好吃
阅读量:11 -
苹果怎么设置来电图片背景
阅读量:59 -
白醋泡手的正确方法一天几次
阅读量:20 -
苹果11怎么用不了搜狗输入法
阅读量:42 -
抖音如何拍的时间长一点
阅读量:81 -
苹果怎么发闪照
阅读量:62 -
正确的煮虾方法和时间
阅读量:12 -
藤席的清洗及保养方法
阅读量:46 -
虾的几种家常做法
阅读量:12
-
阅读量:94
-
阅读量:65
-
阅读量:16
-
阅读量:90
-
阅读量:8
-
阅读量:72
-
阅读量:60
-
阅读量:59
-
阅读量:33
-
阅读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