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顺序
2024-08-14 09:09:15
1、顺序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2、院试。院试是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因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名。清初沿明制,各省提学官称提学道,亦沿称“道试”。凡经府试录取的童生均可参加, 其报名、填写履历、廪生作保等手续与府试、县试略同。学政于驻在地考试就近各府应试童生,其余各府则依次分期亲临考场主持。考试分正试、复试二场。试八股文与试帖诗,并默写《圣谕广训》百数十字。
3、乡试。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
4、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春试或春闱。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科举考试名目之一。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会试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举行。会试的主考官4人(明代为2人)称总裁,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的官员,由部都请派充。
5、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是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殿试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选拔官员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所以是从唐开始的。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
- 上一篇:三国机密潜龙在渊演员及剧情简介
- 下一篇:常见的植物有哪些名字
猜你喜欢
-
朋友圈主页三个点在哪里
阅读量:89 -
烧丝瓜怎么烧好吃
阅读量:72 -
苹果怎么设置来电图片背景
阅读量:71 -
白醋泡手的正确方法一天几次
阅读量:67 -
苹果11怎么用不了搜狗输入法
阅读量:20 -
抖音如何拍的时间长一点
阅读量:55 -
苹果怎么发闪照
阅读量:37 -
正确的煮虾方法和时间
阅读量:88 -
藤席的清洗及保养方法
阅读量:29 -
虾的几种家常做法
阅读量:64
猜你喜欢
-
阅读量:77
-
阅读量:48
-
阅读量:74
-
阅读量:41
-
阅读量:60
-
阅读量:39
-
阅读量:94
-
阅读量:79
-
阅读量:20
-
阅读量: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