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么是讨好型人格
2024-08-14 09:36:35
1、小时候父母陪伴缺失。6岁以前是人性格和世界观的成型期,如果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与正确的引导,那孩子的性格会内向、自卑、悲观。童年时期不能得到父母陪伴的孩子,潜意识层面一定是受到伤害的,这种缺失不是父母拼命满足物质需求就能解决的。还有那些寄人篱下的孩子,他们会有一种“我只有讨好他们才有饭吃”的潜意识,这种就是典型的“我需要让别人高兴,我才能生存”的世界观。长大后,这种孩子很容易因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而迷失自我。
2、父母本身就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的父母,自我价值感很低,不自觉地就会照顾别人家孩子父母的情绪,也会不自觉引导孩子去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们会用这样的逻辑来教育孩子:别上人家家玩,净给人添麻烦。”、“别那么不懂事,让叔叔阿姨看笑话!”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觉得低人一等,不自觉地讨好别人,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
3、严格压抑的成长环境。父母要求严厉、从小处于高压生活的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形成讨好型人格。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孩子为了让父母高兴逐渐学会了妥协。高压教育下,你将会收获一个表面上“喜欢”学习,“热爱”练琴的孩子,甚至将来选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也会“乖乖”听从父母的建议。
- 上一篇:电脑上浏览器打不开怎么办
- 下一篇:孩子边缘人格特质怎么办
猜你喜欢
-
孩子跟家长顶嘴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阅读量:20 -
牛蛙吃什么食物
阅读量:48 -
孩子沉迷游戏的表现
阅读量:96 -
孩子玩手机好不好
阅读量:50 -
采花毛尖的功效与作用
阅读量:8 -
客厅适合养什么鲜花
阅读量:91 -
孩子自尊心太强怎么办
阅读量:95 -
家长严管教孩子好不好
阅读量:12 -
怎样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
阅读量:94 -
对不自觉的孩子怎么引导
阅读量:22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9
-
阅读量:56
-
阅读量:27
-
阅读量:21
-
阅读量:69
-
阅读量:79
-
阅读量:62
-
阅读量:64
-
阅读量:61
-
阅读量: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