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样养成良好的自律行为
2024-08-15 00:42:08
1、充分利用秩序敏感期,成就孩子自律好习惯,一定要相信,孩子越小养成习惯越容易,也会越愿意遵守。每个孩子在2岁到4岁左右时,会有一个秩序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喜欢把身边的物品都摆成一排,而且同类的还要放在一起,那时候jason很喜欢摆鞋子,会把他各类鞋子和大人的鞋子按照大小分类都摆在一起,还喜欢摆他的小汽车,各种小汽车也会排队检阅一般,摆得相当整齐,这个阶段一定要配合孩子,引导孩子不光是把喜欢的东西摆成一排,其他的物品也要用完了就归位。
2、杜绝责骂,给予孩子角色期待的教育,当孩子把玩具等扔得乱七八糟时,很多父母会很生气,可能会吼孩子,命令他们马上把东西收拾好,而很多孩子面对指责是有抵触心理的,更加不配合。不妨心理学上的角色期待来教育:角色期待就是一种心理契约,是给对方一个设定的角色并不断强化对方,对方也就慢慢成为了那个角色。比如,当孩子某一次玩过玩具很自律地把玩具都收拾好时,可以大力赞美他,并且告诉他:你真是个好孩子,是一个很有自律的孩子。可以不断强化这个观念。孩子在这种主角光环的期待下,下一次也会继续这样做,期待表扬。
3、给孩子整理出每日做事的清单,从小让孩子养成做事情列清单的习惯,是可以受益一生的自律好习惯。在孩子6岁前,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列出清单,这里记住一点,千万不要把事情安排得过多,别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最好是设定在让孩子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的目标,孩子才会愿意配合你。
4、帮助孩子认识时间,这一点也是实现孩子自律的最佳利器,孩子小的时候不太明白时间的概念,可以买几个沙漏,我家当时买了3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的,分别对应做不同事情的,比如:3分钟的是用来刷牙的,每天要刷够3分钟才能保护好牙齿亮晶晶;5分钟是去卫生间的,因为大家都喜欢在卫生间里看手机,孩子就学会了在里面磨蹭,后来用了5分钟沙漏,规定每个人都必须5分钟内出来,就杜绝了拖延;
5、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父母不要对孩子采用俯视的角度,这样往往造成孩子的抵触心理,遇到事情时要和孩子沟通讨论,孩子在受到尊重时,自尊心会加强,一个有自尊的孩子才会更加自律,对自己也更有约束性行为,这里也暗合了之前所说的角色期待教育。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孩子对父母也会有深深的依恋心,这样教导孩子时,他也会更容易接受来自父母的建议。
- 上一篇:蓝莓在什么季节修剪
- 下一篇:梦见老公杀鱼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
朋友圈主页三个点在哪里
阅读量:91 -
烧丝瓜怎么烧好吃
阅读量:77 -
苹果怎么设置来电图片背景
阅读量:50 -
白醋泡手的正确方法一天几次
阅读量:95 -
苹果11怎么用不了搜狗输入法
阅读量:31 -
抖音如何拍的时间长一点
阅读量:73 -
苹果怎么发闪照
阅读量:68 -
正确的煮虾方法和时间
阅读量:32 -
藤席的清洗及保养方法
阅读量:60 -
虾的几种家常做法
阅读量:40
-
阅读量:38
-
阅读量:10
-
阅读量:39
-
阅读量:43
-
阅读量:62
-
阅读量:48
-
阅读量:17
-
阅读量:72
-
阅读量:67
-
阅读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