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什么意思
2024-08-17 01:20:13
“三伏天”就是国人称呼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多雨、闷热的那段时间的俗称,这段时间通常在小暑以及处暑之间。“三”其实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也可以理解为“隐藏”“静止”,就是说在天气炎热的这段时间里,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都应该宜伏不宜动。
俗话说“热在三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
规定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2021年的三伏从7月11日-8月19日。
三伏天炎热的原因
“三伏天”又闷又热是由于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
洗甲水有哪些用处呢
阅读量:86 -
游泳时耳朵进水怎么办
阅读量:41 -
润唇膏除了能润唇还有哪些作用
阅读量:15 -
白糖可以洗脸吗
阅读量:14 -
磨砂贴膜和高清膜有哪些不同
阅读量:23 -
咖啡伴侣是什么
阅读量:47 -
地软包子馅的配料
阅读量:64 -
石斛过期5年还能吃吗
阅读量:25 -
认识自我的5种方法
阅读量:76 -
没有熟的青西红柿能吃吗
阅读量:67
猜你喜欢
-
阅读量:95
-
阅读量:92
-
阅读量:26
-
阅读量:17
-
阅读量:60
-
阅读量:63
-
阅读量:83
-
阅读量:42
-
阅读量:89
-
阅读量: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