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起源
2024-08-17 03:55:09
对联起源于桃符,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联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一千多年前。
对联的格式精巧玲珑的对联,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运用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统一点要求,固定的格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我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讲究较多、要求较严的一种特殊文体。
对联从格式上看,它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道特点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上联:第一句,也叫出句;下联:第二句,也称对句;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 上一篇:人生四喜是什么
- 下一篇:超市属于什么行业类型
猜你喜欢
-
猪脚炖汤配什么食材好
阅读量:16 -
牛骨头配什么炖汤好
阅读量:41 -
猪腰配什么炖汤好
阅读量:69 -
椰子配什么炖汤好
阅读量:41 -
佩戴螭龙的禁忌
阅读量:68 -
文昌笔佩戴禁忌
阅读量:53 -
花旗参配什么一起炖汤好
阅读量:51 -
abs材质的有毒吗
阅读量:33 -
abs材质遇到什么会变脆
阅读量:43 -
ad和abs哪种材质好
阅读量:60
猜你喜欢
-
阅读量:48
-
阅读量:89
-
阅读量:17
-
阅读量:61
-
阅读量:63
-
阅读量:72
-
阅读量:32
-
阅读量:91
-
阅读量:35
-
阅读量: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