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由来和风俗
2024-08-18 16:42:24
春节历史悠久,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历法多有不同,年首也不一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国历法以十月为一年之首。汉代初期沿用这一习惯。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天文学家邓平、落下闳等人制定《太初历》,以建寅之月(通常为冬至所在月份后的第二个月)为正月年首,才和我们今天的正月一致。经历代发展,后人在早期历法的基础上逐渐完善为当今使用的农历。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全国推广公历,为做区别,称传统历法为农历、阴历、旧历或者夏历等。
春节习俗
开门炮仗
开门炮是中国传统年俗。农历大年初一的凌晨,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起床了,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梆敲三更,响炮连天,这意味着开门大吉,也宣告新年开始。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
拜岁
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上古纪元星名。太岁也是古代民间信仰的神灵。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
庙会
逛庙会是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之一。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
猜你喜欢
-
三餐不继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61 -
lz啥意思
阅读量:5 -
12时辰对应的时间和生肖
阅读量:96 -
0一12月婴儿发育标准
阅读量:15 -
银饰能戴着洗澡吗
阅读量:38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什么意思
阅读量:66 -
不生气不生气别人生气我不气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86 -
kb是什么意思的缩写
阅读量:94 -
跳绳HIIT初级版—训练2
阅读量:77 -
在Excel中求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阅读量:33
-
阅读量:69
-
阅读量:52
-
阅读量:36
-
阅读量:30
-
阅读量:77
-
阅读量:95
-
阅读量:58
-
阅读量:71
-
阅读量:89
-
阅读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