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2024-08-18 19:48:18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有:佩茱萸、登高、祭祖、赏菊、放纸鸢、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插茱萸、尊老敬老等。我国古代民间在重阳节就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饮菊花酒
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至于人们为何要在重阳时放纸鸢(风筝),除了重阳天高云淡,风轻日明,纸鸢可轻松乘风而上的气候原因外,还有些介于巫蓍之间的说法,于不经中颇为有趣。传说,重阳时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弄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另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纸鸢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之,因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
猜你喜欢
-
平底锅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59 -
儿童床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41 -
回南天墙壁为什么会出水
阅读量:20 -
回南天墙壁渗水怎么解决
阅读量:64 -
回南天墙壁出水原理
阅读量:69 -
回南天一般持续多久?
阅读量:35 -
回南天必备拖地攻略
阅读量:66 -
回南天的形成原因
阅读量:54 -
回南天开窗好还是关窗好
阅读量:10 -
灭火器红黄绿三种颜色代表什么
阅读量:50
-
阅读量:16
-
阅读量:82
-
阅读量:78
-
阅读量:22
-
阅读量:18
-
阅读量:51
-
阅读量:17
-
阅读量:27
-
阅读量:49
-
阅读量: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