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由来
2024-08-18 23:45:32
寒食节的由来:晋文公感念介子推的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将此日定为禁火寒食之日,后代就称寒食节。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
寒食节的活动有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
寒食节在我国带来的文化价值
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子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发展到现代,寒食节已成为缅怀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
在元杂剧及近代京剧、晋剧、现代晋剧、明代小说都有许多介子推暨寒食节的专门曲目和章回。从东汉以来,关于介子推的传说、故事及碑刻也成为研究三晋民间文学和金石艺术的重要史料。
寒食节的节日特色
寒食节还有“一百五”的别称,这是由于寒食节时在冬至日后的105天。宋代苏辙的一首诗《新火》:“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宋代梅尧臣《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风雨急,斜飘细湿春郊衣。”
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诗人王表的诗:“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介子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后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寒食节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
- 上一篇:美式咖啡是不是很苦
- 下一篇:乌冬面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猜你喜欢
-
项链便宜不掉色材质
阅读量:52 -
耳钉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21 -
保暖内衣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54 -
凉席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33 -
买棉被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6 -
筷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82 -
袜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10 -
菜板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62 -
被子买什么材质的最好
阅读量:27 -
茶几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67
-
阅读量:30
-
阅读量:51
-
阅读量:16
-
阅读量:72
-
阅读量:34
-
阅读量:16
-
阅读量:8
-
阅读量:33
-
阅读量:73
-
阅读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