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四德是什么
2024-08-19 01:13:00
三从四德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用于约束妇女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的是女子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的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红)。三从四德是古代对于妇女的要求,也是男子娶妻的标准,后来逐渐演变成旧社会对于性别歧视的产物,属于糟粕。
三从四德观念根深蒂固的原因
在古代,男人在外面从政、打仗、服役、种地、打猎、经商等,女人在家内“主中馈”、务蚕织,生儿育女、孝敬公婆等。这种对男女位置和分工的划分,就形成了封建社会的男女内外分工“男主外,女主内”,“内外有别”。由于“内外有别”的传统规范,在封建社会中家长们也是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对于男子着重培养从政、经商等能力,让他们博览全书,知晓古今;对于女子,则是侧重于培养她们的三从四德,为她们今后能找一个好归宿打下基础。这样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都是遵循相同的模式、相同的规范,从未有过大胆的尝试改变,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性就越来越强,而男性要维护他们的最高权力就需要相关的规范条例来约束女性。三从四德变成男性地位不变的保障,加上在封建社会女性知识的狭窄,才导致了三从四德的根深蒂固。
三纲五常是什么
三纲五常作为为中国宗法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也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对封建时期的传统社会和专制政治起到了稳定作用。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纲”在此处是做表率的意思。
三纲强调封建主义人伦关系的尊卑与高低、主从关系;五常强调处理人伦关系的道德准则。无论是三纲还是五常,其核心就是确立和维护法定的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的等级序列,由此强调等级的不可逾越。“三纲”是封建社会控制系统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三纲的神圣化与绝对化,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 上一篇:安徽农业大学是几本
- 下一篇:双一流大学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
胶怎么去掉小妙招
阅读量:57 -
用什么刷鞋能快速变白
阅读量:8 -
三天一个人适合去哪里旅游
阅读量:69 -
江苏哪里值得玩
阅读量:85 -
中秋去青海湖冷吗
阅读量:48 -
国庆自由行去哪里好
阅读量:28 -
9月底去厦门旅游合适吗
阅读量:59 -
十一去青海湖会冷吗
阅读量:8 -
国庆去香港旅游哪里最好玩
阅读量:20 -
秋天适合去哪里看红叶
阅读量:53
-
阅读量:83
-
阅读量:26
-
阅读量:10
-
阅读量:8
-
阅读量:80
-
阅读量:82
-
阅读量:63
-
阅读量:69
-
阅读量:59
-
阅读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