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的诗意及注释
2024-08-19 23:39:46
诗意: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注释:
1、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2、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3、欲:想要。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
4、更:再。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全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登鹳雀楼》原文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登鹳雀楼》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学者李希泌推测,鹊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至二十九年(727-741年)。
《登鹳雀楼》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参考文献:
全唐诗唐诗鉴赏辞典
- 上一篇:避雷针是谁发明的 现代避雷针是谁发明的
- 下一篇:早餐有什么
猜你喜欢
-
为什么毛巾天天洗还有臭味呢
阅读量:79 -
蹲坑堵了用热水有用吗?
阅读量:61 -
绿豆粥怎么做好吃
阅读量:42 -
夏天毛巾发粘清洗妙招
阅读量:72 -
水泥地下雨长青苔怎么处理
阅读量:11 -
拼配咖啡豆什么意思
阅读量:56 -
沥青加什么防水不开裂
阅读量:54 -
矿泉水保质期一般多长时间
阅读量:59 -
荷花莲花有什么区别是什么
阅读量:40 -
行李箱如何改密码
阅读量:36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2
-
阅读量:43
-
阅读量:39
-
阅读量:83
-
阅读量:38
-
阅读量:47
-
阅读量:94
-
阅读量:78
-
阅读量:16
-
阅读量: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