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点半属于什么时辰
2024-08-19 23:59:11
12、半属于午时。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一个时辰对应现在的两个小时,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以此类推,所以12点半属于午时。
十二时辰对应几点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十二时辰的起源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
(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猜你喜欢
-
胶怎么去掉小妙招
阅读量:88 -
用什么刷鞋能快速变白
阅读量:60 -
三天一个人适合去哪里旅游
阅读量:53 -
江苏哪里值得玩
阅读量:52 -
中秋去青海湖冷吗
阅读量:69 -
国庆自由行去哪里好
阅读量:29 -
9月底去厦门旅游合适吗
阅读量:89 -
十一去青海湖会冷吗
阅读量:48 -
国庆去香港旅游哪里最好玩
阅读量:11 -
秋天适合去哪里看红叶
阅读量:40
-
阅读量:41
-
阅读量:84
-
阅读量:78
-
阅读量:90
-
阅读量:96
-
阅读量:92
-
阅读量:95
-
阅读量:41
-
阅读量:54
-
阅读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