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家居 > 正文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

2024-08-20 00:50:37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除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会进行除旧布新、阖家团圆和祭祀祖先的活动,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一同被视为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那么,有关除夕的来历是什么?有什么传说?一起来看看。

除夕的来历和传说

根据古老的传说,除夕这个名称的来源与一种名为“夕”的怪兽有关。每年年末,这个怪兽都会出没,给人们带来伤害。为了保护百姓,灶王爷向天庭请求帮助。后来天庭派遣了一位名为“年”的小神仙来到人间,在农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的夜晚,成功地将“夕”除掉。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人们将这一天命名为“除夕”,以表达对“年”神的感激和敬意。

除夕最早是什么时期开始的

在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到“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时期周处所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此外,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会在新年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疬之鬼”,并在每年最后一天举行“大傩”仪式。这种仪式旨在驱除恶鬼和瘟疫,为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和好运。这也是除夕节令的重要习俗之一,为人们带来希望和祝福。

除夕的习俗有哪些

1、年夜饭: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3、贴窗花:在中国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4、贴福字: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5、挂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6、守岁: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

结语:除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代表着家庭的团聚、祖先的祭祀和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