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是什么意思
2024-08-20 09:46:00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表示自己的真心付出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内心非常失落。这句话出自元代高明的《琵琶记》,作者是元代戏曲家高明,后人称他为高东嘉。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赏析:通过父亲的话,写出了两代人之间的冲突,表达了父亲对自己儿子的失望,和作者的同情与惋惜。
《琵琶记》介绍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此剧叙写东汉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结合的作品。《琵琶记》创作背景
高明于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官处州录事、绍兴路判官、庆元路推官等。后辞官隐居于宁波城南二十里的栎社,寓居于沈氏楼中,闭门谢客,埋头于诗词戏曲的创作。《琵琶记》即创作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到二十五年(1365年)之间。作者介绍
高明(约1305~约1371),即高则诚,元代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名剧《琵琶记》。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高明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高明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 上一篇:幼儿园毕业感言简短
- 下一篇:宗法制的内容 宗法制的目的
猜你喜欢
-
项链便宜不掉色材质
阅读量:50 -
耳钉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88 -
保暖内衣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94 -
凉席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67 -
买棉被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88 -
筷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60 -
袜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34 -
菜板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5 -
被子买什么材质的最好
阅读量:77 -
茶几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61
猜你喜欢
-
阅读量:58
-
阅读量:87
-
阅读量:25
-
阅读量:79
-
阅读量:26
-
阅读量:25
-
阅读量:51
-
阅读量:19
-
阅读量:48
-
阅读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