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生活家居 > 正文

七夕又叫什么节日

2024-08-20 12:22:45

七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它源于古代天象文化,是一个以爱情为主题的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祈求幸福和欢乐的节日。这个节日源于古代的星宿信仰,相传七月初七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一年一度的相会之日。那么七夕又叫什么节呢?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有哪些别称

七夕节的别称有: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女节、兰夜、小儿节,穿针节、道德腊、星期、双七、中国情人节等。

1、乞巧节:得名于“七姐诞”的“乞巧”习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习俗之一,故又称“乞巧节”。民间相传,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女子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

2、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女子们专属节日。女孩子们在这个晚上,除了向织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过去,婚姻是决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痴情女子会在七夕当晚,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婚姻美满幸福。

3、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4、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庆祝主体是华人,七夕有个别称叫做“牛公牛婆日”。

5、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之。

6、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7、道德腊:道教《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日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

七夕有哪些习俗

1、接露水

浙江农村,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2、香桥会

在江苏宜兴,有七夕香桥会习俗。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

3、斗巧

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4、为牛庆生

旧时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总之,七夕的别称有很多,每一种别称都有不同的来源和说法,传统习俗也是各式各样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