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意思
2024-08-20 19:20:24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意思: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归嵩山作》,此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的闲适心情。
《归嵩山作》原文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归嵩山作》翻译
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
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
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
《归嵩山作》注释
1、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
2、清川:清清的流水,当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带:围绕,映带。薄:草木丛生之地,草木交错曰薄。
3、去:行走。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4、暮禽:傍晚的鸟儿。禽:一作“云”。相与:相互作伴。
5、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县,屡有兴废,荒城当为废县。临:当着,靠着。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
6、迢递:遥远的样子。递:形容遥远。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
7、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闭:一作“掩”。
《归嵩山作》赏析
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水写鸟,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尾联写山之高,点明作者的归隐地点和归隐宗旨。
全诗质朴清新,自然天成,尤其是中间两联,移情于物,寄情于景,意象疏朗,感情浓郁,诗人随意写来,不见斧凿之迹,却得精巧蕴藉之妙。
《归嵩山作》创作背景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中,唐玄宗常住东都洛阳,所以王维从济州(今山东省济宁市)贬所返回后,在洛阳附近的嵩山也有隐居之所。此诗就是王维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回嵩山时所作的。
《归嵩山作》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一,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被擢为右拾遗。安史乱前,累官至给事中。
天宝十五载(756年),为安史乱军所获,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约四百首,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有《王右丞集》。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蘅塘退士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3、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4、陈伯海.唐诗汇评(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上一篇:吉米蛋蛋霜如何使用
- 下一篇:杨桃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杨桃的功效与作用
猜你喜欢
-
项链便宜不掉色材质
阅读量:38 -
耳钉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89 -
保暖内衣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75 -
凉席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26 -
买棉被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20 -
筷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73 -
袜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45 -
菜板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30 -
被子买什么材质的最好
阅读量:91 -
茶几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19
-
阅读量:70
-
阅读量:27
-
阅读量:67
-
阅读量:66
-
阅读量:73
-
阅读量:33
-
阅读量:35
-
阅读量:84
-
阅读量:52
-
阅读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