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最早来源什么时候
2024-08-20 21:57:50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阴历)举行。中元节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一个节日,主要是为了祭祀和安抚亡灵、祖先和鬼魂。那么,中元节最开始源自于哪里?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元节最早来源什么时候
中元节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中元节列为非遗的时间
2010、5月。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这天通过虔诚的祭祀活动,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怀。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吃什么
1、吃鸭子:
稍作回忆,你会发现我国的诸多传统节日都有吃鸭肉的食俗,而中元节也不例外。广东和广西地区的人会在农历七月十四或者十五家家户户会杀一只鸭子来吃,因为中元节民间有鸭子是用来给先人收取祭祀品的重要工具,所以吃了鸭子以后的日子才会平安多福。另一点就是“鸭”和“压”同音,吃鸭子是给家中的孩子“压惊壮胆”。
2、吃粗茶淡饭:
中元节吃“粗茶淡饭”对于山东和北方一些地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所谓“粗茶淡饭”,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说的是中元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以简单的粗茶淡饭过节,暂停大鱼大肉的大吃大喝,所以中元节也是他们说的“掐嘴节”。这样的传统食俗有着为了对家人多福多寿,平安美满的美好寓意。
3、吃包子:
在江西一带,中元节有吃包子的传统习俗。要知道,江西人因为特别能吃辣得以名声在外,中元节吃包子似乎与当地的饮食习惯大庭相径。其实,江西人中元节吃包子是给子孙们祈福。刚结婚的女子吃了包子多子多福,小孩子吃了包子健康平安,胆子大!
4、吃濑粉:
听说过拌粉、紫溪粉、牛肉粉、炒粉,却不曾听过“濑粉”。濑粉是一种用米粉和热水制成的粉条,是广东地区的传统小吃。广东人在中元节这天,也就是农历七月十四,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碗濑粉和烧鹅濑。中元节吃濑粉有着长长久久、多福多寿的美好寓意,是广东人的中元节传统食俗。
5、吃扁食:
扁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扁肉,或者可以叫馄饨。江苏省的东县乡有中元节吃扁食的传统习俗,扁食分为素馅和肉馅,口味也分甜口和咸口,“扁食”也是闽南人的叫法。扁食的特点就是外皮晶莹剔透,煮熟之后可以隐约看见里面的馅料,入口爽滑细腻。当地人关于中元节吃扁食的说法是可以赶走霉运,日子过得顺利红火!
6、吃花馍
听到“馍”这个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山西一带。捏花馍在山西可以说是常见的传统习俗了,而中元节捏花馍也是当地人的节日传统之一。顾名思义,花馍就是把馍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精致美观。中元节捏花馍和吃花馍对于山西人而言,有着对家人平安多福,对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景。
7、吃饺饼
每个地区都有着各自的中元节传统习俗和食俗,江浙一带,中元节传统美食就是“饺饼”。饺饼就是既像饺子又像春卷的一种食物,让人觉得很特别的点就在于,他们饺饼里的馅料用的都是剩菜,而不是新鲜炒制的馅料。这样做是为了传承优良传统,警示后人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粮食。
综上所述,这个节日源于早期的“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七月半”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
猜你喜欢
-
蹲坑水箱盖怎么打开
阅读量:81 -
夏天住顶楼如何降温
阅读量:12 -
黄金首饰如何保养
阅读量:10 -
拖把头脏了如何清洗
阅读量:8 -
如何选购除湿机
阅读量:81 -
春季家具发霉怎么办
阅读量:89 -
毛呢大衣该如何去保养
阅读量:93 -
精装房装修步骤有哪些
阅读量:68 -
卧室适合挂什么样的壁画
阅读量:89 -
全款买房叫二套房吗
阅读量:96
-
阅读量:17
-
阅读量:14
-
阅读量:7
-
阅读量:33
-
阅读量:61
-
阅读量:7
-
阅读量:30
-
阅读量:32
-
阅读量:54
-
阅读量: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