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尼姑最早是何时出现的
2024-08-21 05:32:12
中国最早的尼姑出现在西晋。尼姑是中国对比丘尼的俗称,是结合中国民俗产生的称谓。中国第一个比丘尼是净检,在东晋升平元年(三五七年)受了具足戒,正式成为了比丘尼。
尼姑(Buddhistnun)是中国对比丘尼的俗称,比丘尼为梵文Bhikssuni的音译,亦译作比呼尼等。意译为乞士女、除女或薰女;亦称沙门尼或简称尼。略不合佛教规仪,是结合中国民俗产生的称谓。佛教称谓亦称为"尼"。例:出家为尼,落发为尼同时也是比丘尼的俗称。女子出家后受过具足戒者。比丘尼是指归入佛门,受持具足戒的女子。五众、七众之一。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比丘尼为印度梵文Bhikssuni的音译,亦译作比呼尼、苾刍尼、备刍尼等。意译为乞士女、除女、除馑女或薰女;亦称沙门尼或简称尼、尼僧。
本来,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贵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专用。佛教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弥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弥及女比丘。到了中国,每以未嫁的处女称为姑,故将佛教的沙弥尼及比丘尼称为尼姑,并没有侮辱的意思,所以在传灯录中,佛门大德尝以师姑称尼姑;但到明朝陶宗仪的辍耕录中,以尼姑列为三姑六婆之一。
依《大爱道比丘尼经》所载,比丘尼的出家,始于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大爱道),她誓守八敬法,而被允许出家受戒。在我国,依《比丘尼传》卷一所述,西晋·建兴年间(313~317),尼僧净检从西域沙门智山剃发、受十戒。升平元年二月(357),请昙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坛,净检等三人共于坛上受具足戒,这是我国比丘尼的开始。在日本,司马达等之女善信等人从高丽僧惠便出家,后至百济受具足戒,是其滥觞。
据南朝梁宝唱所撰《比丘尼传》记,中国第一个依戒律削发受戒的比丘尼是洛阳竹林寺的净检。净检生活西晋时期,净检俗姓仲,名令仪,彭城(今徐州)人。其父叫仲诞,曾任甘肃威武太守。净检少时勤奋好学,稍长尤擅琴、书法和绘画,是位多才多艺的女子。
- 上一篇: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的意思
- 下一篇:车架号在哪里 车架号的位置
猜你喜欢
-
蹲坑水箱盖怎么打开
阅读量:27 -
夏天住顶楼如何降温
阅读量:96 -
黄金首饰如何保养
阅读量:17 -
拖把头脏了如何清洗
阅读量:83 -
如何选购除湿机
阅读量:94 -
春季家具发霉怎么办
阅读量:30 -
毛呢大衣该如何去保养
阅读量:12 -
精装房装修步骤有哪些
阅读量:44 -
卧室适合挂什么样的壁画
阅读量:43 -
全款买房叫二套房吗
阅读量:9
-
阅读量:45
-
阅读量:64
-
阅读量:54
-
阅读量:10
-
阅读量:16
-
阅读量:75
-
阅读量:86
-
阅读量:16
-
阅读量:64
-
阅读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