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种修辞手法
2024-08-21 19:29:23
1、比喻: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隐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
2、借代:直接用与本体甲有相关关系的乙代替甲的修辞格。
3、排比:用一组结构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关的内容的修辞手法。
4、夸张:对事物或行为作超越事实的描述的修辞格。
5、设问: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反问:反过来对提问的人发问,也叫反诘。
7、对偶:用字数相同、意义相关、形式整齐的两个句子并列表达所形成的修辞格。根据两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将它分为三类:
(1)正对,上下句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同一事理,意义上互相补充。
(2)反对,上下句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叙述,意义上相辅相成。
(3)串对,也叫流水对,上下句意义相承,表达因果、条件等关系。
8、比拟:直接将乙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属性加在甲事物对甲进行跨类式描写的修辞格。有本体、拟体两个部分组成,本体一般为名词性事物,拟体则多为谓词性成分。从语义特征上说,拟体本不能与本体构成陈述关系。根据本体与拟体的关系,一般将比拟分为:
(1)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当作人来写。
(2)拟物将人直接当作物,或将此物当彼物来写。
9、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10、双关:利用语言上的多义和同音关系,使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
11、反复: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12、通感:也叫移觉,用描写一类感觉的语句来描写另一类感觉。
13、顶真:顶真(顶针),亦称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14、回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15、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16、反语: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 上一篇:川久保玲和查尔斯桃心区别
- 下一篇:子庶丰登横批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
胶怎么去掉小妙招
阅读量:23 -
用什么刷鞋能快速变白
阅读量:45 -
三天一个人适合去哪里旅游
阅读量:47 -
江苏哪里值得玩
阅读量:75 -
中秋去青海湖冷吗
阅读量:76 -
国庆自由行去哪里好
阅读量:64 -
9月底去厦门旅游合适吗
阅读量:32 -
十一去青海湖会冷吗
阅读量:28 -
国庆去香港旅游哪里最好玩
阅读量:81 -
秋天适合去哪里看红叶
阅读量:87
-
阅读量:68
-
阅读量:70
-
阅读量:92
-
阅读量:90
-
阅读量:42
-
阅读量:86
-
阅读量:16
-
阅读量:83
-
阅读量:93
-
阅读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