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席上赋白菊解析
2024-08-22 02:36:51
《重阳席上赋白菊》前两句“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用陪衬的手法,使白色的菊花更加突出,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使白菊的色彩更加引人注目。诗人以花喻人,通过描绘白菊的皎洁色彩,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具有少年的情趣的心态。
在最后两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中,诗人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歌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充满情趣。结句“白头翁人少年场”,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却仍然充满青春活力的意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白菊的喜爱之情和对青春活力的向往。
《重阳席上赋白菊》原文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席上赋白菊》翻译
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重阳席上赋白菊》注释
⑴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
⑵孤丛:孤独的一丛。
⑶白头翁:诗人自谓。
《重阳席上赋白菊》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欣喜;后两句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重阳席上赋白菊》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在一个重阳日与客饮酒赏菊有感而作,约作于大和九年(835年)。
《重阳席上赋白菊》作者介绍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 上一篇:举案齐眉的主人公是谁
- 下一篇: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什么?
猜你喜欢
-
项链便宜不掉色材质
阅读量:90 -
耳钉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63 -
保暖内衣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76 -
凉席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59 -
买棉被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15 -
筷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23 -
袜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32 -
菜板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33 -
被子买什么材质的最好
阅读量:10 -
茶几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35
-
阅读量:24
-
阅读量:34
-
阅读量:36
-
阅读量:89
-
阅读量:38
-
阅读量:67
-
阅读量:23
-
阅读量:25
-
阅读量:6
-
阅读量: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