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听吹笛翻译及诗意
2024-08-22 04:53:17
翻译:雪化时入侵的胡兵悄然退还,月光照着戍楼羌笛悠扬舒缓。试问那《梅花》会落向何处?它随风吹拂一夜落满了关山。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塞上听吹笛》。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
《塞上听吹笛》原文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上听吹笛》注释
1、王七:指诗人王之涣。玉门关:地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即小方盘城。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2、胡人: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3、萧条:寂寞冷落;凋零。海:一作“明”。闲:这里有清幽之意。
4、借问:犹询问。落梅:指笛曲《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凡几:共计多少。
5、从风:随风。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6、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
7、雪净:冰雪消融。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
8、借问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塞上听吹笛》赏析
《塞上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此诗作为边塞诗,而带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写法独特,文字优美,意蕴无穷。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诗中的思乡之情含蓄隽永,委婉深沉,令人咀嚼不尽。在诸多的唐代边塞诗歌中,此诗独树一帜,堪称佳作。
《塞上听吹笛》创作背景
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这首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根据岑仲勉《唐人行第录》所载,此诗是对王之涣《凉州词》的酬和之作。《塞上听吹笛》作者介绍
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上一篇:蚝油的作用和用法
- 下一篇:代表友谊的花 什么花代表友谊
猜你喜欢
-
胶怎么去掉小妙招
阅读量:94 -
用什么刷鞋能快速变白
阅读量:67 -
三天一个人适合去哪里旅游
阅读量:91 -
江苏哪里值得玩
阅读量:64 -
中秋去青海湖冷吗
阅读量:35 -
国庆自由行去哪里好
阅读量:36 -
9月底去厦门旅游合适吗
阅读量:45 -
十一去青海湖会冷吗
阅读量:34 -
国庆去香港旅游哪里最好玩
阅读量:36 -
秋天适合去哪里看红叶
阅读量:80
猜你喜欢
-
阅读量:34
-
阅读量:54
-
阅读量:15
-
阅读量:43
-
阅读量:34
-
阅读量:68
-
阅读量:61
-
阅读量:7
-
阅读量:77
-
阅读量: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