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哪首诗
2024-08-22 05:29:37
“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登飞来峰》,此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登飞来峰》原文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翻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注释
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⑵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⑶闻说:听说。
⑷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⑸只缘:一作“自缘”,自然是因为。缘:因为。
《登飞来峰》赏析
诗的第一句中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对前途充满信心。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登飞来峰》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登飞来峰》作者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
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次年复任宰相;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不久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
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 上一篇:冬瓜山在长沙什么位置
- 下一篇:深圳有万达吗
猜你喜欢
-
平底锅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78 -
儿童床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26 -
回南天墙壁为什么会出水
阅读量:17 -
回南天墙壁渗水怎么解决
阅读量:28 -
回南天墙壁出水原理
阅读量:32 -
回南天一般持续多久?
阅读量:81 -
回南天必备拖地攻略
阅读量:49 -
回南天的形成原因
阅读量:78 -
回南天开窗好还是关窗好
阅读量:25 -
灭火器红黄绿三种颜色代表什么
阅读量:92
-
阅读量:70
-
阅读量:6
-
阅读量:49
-
阅读量:49
-
阅读量:78
-
阅读量:57
-
阅读量:54
-
阅读量:69
-
阅读量:7
-
阅读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