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
2024-08-22 07:31:5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最早是在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八字成文的语型,出自梁启超。
意为国家之事的兴亡,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顾炎武(1613-1682年),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号亭林,后人尊称其为亭林先生。昆山人(今属江苏省)。他出身名门,少年勤奋读书,14岁中秀才。青年时常议论朝纲,反清复明,失败后遍访名山大川,潜心治学。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平生不做无益之文,主张“文不苟作”,“须有益於天下”;治学强调“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重实地考察。他一生著述宏富,在地理、金石、音律上都有建树,所著《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金石文字记》《音学五书》等书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代表作《日知录》较为系统阐述了他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观点。
顾炎武的代表作《日知录》集中体现了他的经世致用的学术和政治思想,内容涉及诗文、训诂、名物、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吏治等多个方面。书中,顾炎武谈到了“保国”与“保天下”的不同:“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将这段话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脍炙人口的警世名言。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康熙二十一年(1682),70岁的顾炎武上马时不慎摔倒,不治身亡。
猜你喜欢
-
胶怎么去掉小妙招
阅读量:25 -
用什么刷鞋能快速变白
阅读量:13 -
三天一个人适合去哪里旅游
阅读量:23 -
江苏哪里值得玩
阅读量:70 -
中秋去青海湖冷吗
阅读量:51 -
国庆自由行去哪里好
阅读量:11 -
9月底去厦门旅游合适吗
阅读量:30 -
十一去青海湖会冷吗
阅读量:90 -
国庆去香港旅游哪里最好玩
阅读量:56 -
秋天适合去哪里看红叶
阅读量:70
-
阅读量:65
-
阅读量:71
-
阅读量:5
-
阅读量:68
-
阅读量:52
-
阅读量:64
-
阅读量:46
-
阅读量:95
-
阅读量:66
-
阅读量: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