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翻译
2024-08-22 14:01:29
翻译: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作。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登幽州台歌》原文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注释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前人注谓又称蓟丘、燕台,故址在今北京西南,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前:过去。
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指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古时指眼泪。
《登幽州台歌》赏析
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选录了此诗。《登幽州台歌》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武则天神功元年(697)。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登幽州台歌》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 上一篇:皮蛋是发物吗
- 下一篇:晚泊润州闻角表达的思想感情
猜你喜欢
-
高跟鞋最初的用途是什么
阅读量:83 -
面基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85 -
南泥湾在什么地方是哪个省的
阅读量:93 -
阳宅风水七十二口诀
阅读量:82 -
胡椒粉和黑胡椒粉一样吗
阅读量:53 -
生物细胞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阅读量:47 -
小五义是哪几个人
阅读量:58 -
母亲节怎么来的
阅读量:10 -
煤气罐着火先灭火还是先关阀门
阅读量:94 -
通脊肉和里脊肉的区别
阅读量:23
猜你喜欢
-
阅读量:55
-
阅读量:52
-
阅读量:63
-
阅读量:64
-
阅读量:36
-
阅读量:84
-
阅读量:34
-
阅读量:5
-
阅读量:13
-
阅读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