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出处
2024-08-22 15:39:47
“春风不度玉门关度”出自唐朝王之涣所作的《凉州词二首》其一,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凉州词二首》其一原文
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二首》其一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凉州词》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厘米)。
4、羌笛:属横吹式管乐。羌笛在汉代就已经传入甘肃、四川等地了,是唐代边塞上常见的一种乐器。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5、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凉州词》创作背景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王之涣辞官,过了十五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十五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至二十九年(741)间。《凉州词》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上一篇:青红皂白的意思 青红皂白的出处
- 下一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文
猜你喜欢
-
项链便宜不掉色材质
阅读量:32 -
耳钉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62 -
保暖内衣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86 -
凉席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47 -
买棉被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48 -
筷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12 -
袜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92 -
菜板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28 -
被子买什么材质的最好
阅读量:95 -
茶几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10
猜你喜欢
-
阅读量:13
-
阅读量:57
-
阅读量:87
-
阅读量:88
-
阅读量:35
-
阅读量:83
-
阅读量:50
-
阅读量:66
-
阅读量:77
-
阅读量: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