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的诗意和注释
2024-08-22 23:28:54
诗意
其一: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征人守边御敌离家万里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今还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过阴山。
其二: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后战场上只剩下月光清寒。城头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刀匣里的宝刀上血迹还没有干。
注释
⑴出塞:出关,出征。
⑵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见义,秦汉时代的明月和雄关,即明月和雄关依然和秦汉时代一样。
⑶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关万里参加远地征戍的人都没有回来。
⑷但使:只要。龙城:指卢龙城,一作“卢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长城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治卢龙县。一说指西汉名将卫青。
⑸不教:不叫,不让。教,让。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度:越过。阴山:昆仑山的北支,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⑹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⑺沙场:指战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
⑻震:响。
⑼匣:刀鞘。
《出塞》原文
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二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赏析
第一首诗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慨叹边战不断以及国无良将,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边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第二首诗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刚刚结束时的情景,生动描绘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充分表现了胜利者的骄傲神态。《出塞》创作背景
《出塞二首》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秦汉以来,边关多事,烽火不熄,士兵久戍不归。诗人关心边事,同情长期征战的士兵,认为边防上的要害问题是将领无用,不能抵御来犯的敌人,因此借乐府旧题《出塞》作诗以昔讽今。其中第二首诗在《全唐诗》中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军行》。《出塞》作者介绍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 上一篇:意大利国花是什么
- 下一篇:生理盐水可以治疗闭口吗
猜你喜欢
-
胶怎么去掉小妙招
阅读量:35 -
用什么刷鞋能快速变白
阅读量:72 -
三天一个人适合去哪里旅游
阅读量:68 -
江苏哪里值得玩
阅读量:95 -
中秋去青海湖冷吗
阅读量:75 -
国庆自由行去哪里好
阅读量:40 -
9月底去厦门旅游合适吗
阅读量:24 -
十一去青海湖会冷吗
阅读量:40 -
国庆去香港旅游哪里最好玩
阅读量:43 -
秋天适合去哪里看红叶
阅读量:2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21
-
阅读量:14
-
阅读量:55
-
阅读量:78
-
阅读量:95
-
阅读量:94
-
阅读量:67
-
阅读量:27
-
阅读量:39
-
阅读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