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藉秋风的藉是什么意思
2024-08-23 00:55:27
藉的意思:凭借,依靠。整句的意思是:而不是凭借吹来的阵阵秋风。该句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蝉》,这首咏物诗通过对蝉的姿态、习性、居所、鸣声的描写,赞颂了蝉的清高风雅和不同凡响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洁,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力量自能声名远扬,表达了对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
《蝉》原文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翻译
蝉低垂着触须啜饮清凉的露水,长鸣声从繁茂的梧桐树上传出。
因为它身居高处,声音自会远扬,而不是凭借吹来的阵阵秋风。
《蝉》注释
⑴垂緌(ruí):低垂着触须。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称“垂緌”。
⑵流响:传播响声,亦指传出的声响。此处指蝉长鸣不止。疏桐:繁茂而枝干分披的梧桐。疏,扶疏。
⑶居高:指栖息在高处,语意双关。
⑷秋风:暗指帝王的权势。
《蝉》赏析
首句“垂緌饮清露”,描写蝉垂下触须,吮吸清露的情形。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对此加以否定,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这首诗立意巧妙,托物比兴,借蝉言志,既赞美了蝉的高情逸韵,又暗寓自己的华贵身份,寄托了对高洁品质的赞扬。全诗风格清华隽朗,笔墨集中,观点鲜明。
《蝉》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是虞世南由隋入唐后,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而作。
《蝉》作者介绍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曾赐爵永兴县子,授银青光禄大夫,世因称“虞秘监”或“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 上一篇:西装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 下一篇:宿新市徐公店古诗意思是什么
猜你喜欢
-
平底锅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18 -
儿童床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42 -
回南天墙壁为什么会出水
阅读量:10 -
回南天墙壁渗水怎么解决
阅读量:76 -
回南天墙壁出水原理
阅读量:96 -
回南天一般持续多久?
阅读量:73 -
回南天必备拖地攻略
阅读量:62 -
回南天的形成原因
阅读量:84 -
回南天开窗好还是关窗好
阅读量:86 -
灭火器红黄绿三种颜色代表什么
阅读量:70
-
阅读量:89
-
阅读量:68
-
阅读量:65
-
阅读量:62
-
阅读量:90
-
阅读量:57
-
阅读量:74
-
阅读量:28
-
阅读量:10
-
阅读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