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的诗意
2024-08-23 01:28:45
诗意: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渔歌子”指的是唐代诗人张志和所作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原文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或湖北省黄石市。
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4、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平、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
5、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6、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赏析
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唐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作者介绍
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人,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
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 上一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
- 下一篇:寒食节是哪天
猜你喜欢
-
蟑螂有什么药用价值
阅读量:69 -
蟑螂有什么危害
阅读量:44 -
怎么去除霉味
阅读量:90 -
蟑螂有什么害处
阅读量:5 -
自制罐头怎样保存一年
阅读量:23 -
怎么去除菜籽油的芥酸
阅读量:93 -
炸鸡隔夜怎么加热能脆
阅读量:93 -
正一匹和大一匹的区别
阅读量:8 -
煮好的西米怎么保存才不会粘在一起
阅读量:16 -
正太是什么
阅读量:8
-
阅读量:78
-
阅读量:28
-
阅读量:18
-
阅读量:56
-
阅读量:95
-
阅读量:33
-
阅读量:69
-
阅读量:95
-
阅读量:46
-
阅读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