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拼音
2024-08-23 09:27:43
cóngxiǎoqiūxīxíngbǎièrshíbù,géhuángzhú,wénshuǐshēng,rúmíngpèihuán,xīnlèzhī。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fázhúqǔdào,xiàjiànxiǎotán,shuǐyóuqīngliè。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quánshíyǐwéidǐ,jìnàn,juànshídǐyǐchū,wéichí,wéiyǔ,wéikān,wéiyán。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qīngshùcuìmàn,méngluòyáozhuì,cēncīpīf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tánzhōngyúkěbǎixǔtóu,jiēruòkōngyóuwúsuǒyī。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rìguāngxiàchè,yǐngbùshíshàng,yíránbùdòng;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chùěryuǎnshì,wǎngláixīhū,sìyǔyóuzhěxiānglè。
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tánxīnánérwàng,dǒuzhéshéxíng,míngmièkějiàn。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qíànshìquǎnyácīhù,bùkězhīqíyuán。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zuòtánshàng,sìmiànzhúshùhuánhé,jìliáowúrén,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qīshénhángǔ,qiāochuàngyōusuì。yǐqíjìngguòqīng,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bùkějiǔjū,nǎijìzhīérqù。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tóngyóuzhě:wúwǔlíng,gōnggǔ,yúdìzōngxuán。Lìércóngzhě,cuīshìèrxiǎoshēng:yuēshùjǐ,yuēfèngyī。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翻译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小石潭记》注释
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珮环: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
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见,看见。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凉。尤,格外,特别。冽,凉。清冽,清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以,把。为,当作。
13、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近,靠近。岸,岸边。卷,弯曲。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悬崖。
15、翠蔓:翠绿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皆:全,都。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穿透,一作“彻”。
20、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1、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22、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2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可见,若隐若现。灭,暗,看不见。
24、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互相交错。
25、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
26、以其境过清: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以,因为。其,那。清,凄清。
27、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就离开了。居,待、停留。乃,于是……就。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去,离开。
28、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29、龚古:作者的朋友。
30、宗玄:作者的堂弟。
31、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我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隶而从,跟着同去的。隶,作为随从,动词。崔氏,指柳宗元姐夫崔简。小生,年轻人。
《小石潭记》赏析
本文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全文构思新巧,结构严谨。作者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形、依序写景的手法组织材料。写小石潭,先写“声”(水声),后写“形”(潭中景物),写潭中景物又先写“近观”(水、石、树、鱼),后写“远望”(水源),最后概写环境,引发感触。这种构思既新颖,又自然,真是匠心独具。文章按游览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然后描写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再写小潭源流(溪身、溪岸)及潭中气氛,最后记录了同游者,使全篇游记结构完整。
《小石潭记》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小石潭记》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柳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文学作品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 上一篇:似水流年下一句是什么
- 下一篇:扑朔迷离是什么意思
猜你喜欢
-
项链便宜不掉色材质
阅读量:21 -
耳钉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81 -
保暖内衣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37 -
凉席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23 -
买棉被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82 -
筷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18 -
袜子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34 -
菜板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49 -
被子买什么材质的最好
阅读量:21 -
茶几买什么材质好
阅读量:57
-
阅读量:33
-
阅读量:26
-
阅读量:30
-
阅读量:46
-
阅读量:6
-
阅读量:5
-
阅读量:25
-
阅读量:17
-
阅读量:5
-
阅读量: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