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2024-09-05 22:59:32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我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权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
- 上一篇:邓小平理论是什么的产物
- 下一篇:关和光的拼音
猜你喜欢
-
阿胶蒸鸡蛋的做法
阅读量:43 -
蒸汤圆的做法
阅读量:40 -
粉蒸肉可以放微波炉
阅读量:16 -
微波炉可以放枇杷吗
阅读量:9 -
麻辣拌可以放微波炉吗
阅读量:61 -
粉蒸南瓜的做法
阅读量:67 -
山东蒸碗的做法
阅读量:17 -
美人三分龅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27 -
淄博烤肉怎么烤才好吃
阅读量:83 -
蒸馒头花样做法
阅读量:14
猜你喜欢
-
阅读量:11
-
阅读量:16
-
阅读量:5
-
阅读量:53
-
阅读量:86
-
阅读量:31
-
阅读量:22
-
阅读量:21
-
阅读量:68
-
阅读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