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的由来
2024-09-09 08:18:14
魏嘉平二年(250年)征北将军刘靖驻守蓟城时,命军士千人在桑乾河上修戾陵堰,开车箱渠、导高梁河水灌溉。高梁河水系下游即今什刹海一带。
13世纪,蒙古灭金在的宫殿毁于大火,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另建一座新的都城。什刹海是元大都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的依据之一。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轴线是紧傍积水潭而选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墙位置是依积水潭东南岸的距离而建的。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
明中叶什刹海水面稻田增加而湖面锐减,在德胜桥东南,开挖一条直通下游水面的渠道岔河,与后海隔开,积水潭水由岔河直流到前海,南经西压闸入皇城,同时向西北,过银锭桥倒流入后海,形成“银锭观山水倒流”的景观。
猜你喜欢
-
克莱帝什么牌子
阅读量:70 -
克莱汤普森父亲是谁
阅读量:54 -
克朗棋游戏规则
阅读量:94 -
克劳塞维茨是哪国人﹖
阅读量:85 -
克雷洛夫的作品有哪些
阅读量:65 -
克雷洛夫有哪些作品
阅读量:62 -
克里米亚汗国史料
阅读量:21 -
克丽缇娜加盟费多少
阅读量:19 -
克隆的资料50字
阅读量:26 -
克隆化培养是什么意思
阅读量:1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75
-
阅读量:20
-
阅读量:24
-
阅读量:45
-
阅读量:94
-
阅读量:37
-
阅读量:28
-
阅读量:75
-
阅读量:64
-
阅读量: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