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由来
2024-09-09 10:02:27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作邑,西周时期,人们要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铜鼎铭文中的“国”字写成“或”字。后来,这个表示国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变成“域”字。到周代晚期(亦有秦汉以后之说)在“或”的外面加了个“囗”,繁体字为“国”。“国”字的大“囗”表示疆土地域的境界和范围,并表示国家周边应该有防,小“口”为国境线里的人口。“戈”为古代的兵器:对外抵御侵略,对内维持治安。所以,“戈”部署在国境线和人口之间。“或”字下方的“一”表示土地,表明国家与土地、农业之密切关联。《说文》说:“国,邦也;从囗从或”。按照古人的理解,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把这四个条件组合起来,便成了一个“国”字。显然,此乃极富哲理的造字创意。后汉时简化的“囯”,“囗”中从“王”,有“普天之下莫非王”之意,封建色彩很浓。宋元时出现了我们今天通用的简化“国”,“囗”里从“玉”,表示我国地大物博,宝藏丰富。武则天即位后曾以“囗”中加“武”及“囶”、“圀”取代“国”字。还出现“囻”,以及“囗”中加“众”、加“戈”、加“土”、加“主”字等和三个“秦”代表“国”字等。有人统计,“国”字的写法有42种之多。以上各种“国”字的表意视觉功能与哲理意趣均较繁体字“国”所不及。1956年6月1日,中央颁行的简化字中,将“国”简化为“国”,说明我国“玉”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玉是珍宝,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其意思是让们爱护宝物一样珍爱自己的国家。
- 上一篇:耶香子豆是什么东西
- 下一篇:室内窗户结冰怎么回事
猜你喜欢
-
孩子认字老是记不住怎么办
阅读量:60 -
如何解决孩子专注力不好的问题
阅读量:18 -
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
阅读量:85 -
孩子被打如何心理疏导
阅读量:70 -
如何教育孩子不玩手机游戏
阅读量:17 -
叛逆期家长怎么办
阅读量:58 -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去感恩
阅读量:70 -
如何改变厌学情绪
阅读量:54 -
孩子高考有压力怎么办
阅读量:37 -
怎样做包菜凉拌好吃
阅读量:5
猜你喜欢
-
阅读量:71
-
阅读量:93
-
阅读量:87
-
阅读量:69
-
阅读量:38
-
阅读量:93
-
阅读量:11
-
阅读量:39
-
阅读量:55
-
阅读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