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长还是日短
2024-09-09 20:18:08
日短。冬至节气起源于春秋时期,盛于唐宋时期,相沿至今。我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从而测定出冬至的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时间最短、夜晚时间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会逐渐变长,各地气候进入最寒冷的阶段,即人们常说的“进九”。立冬的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日~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北方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则需抢种晚茬冬麦、移栽油菜,南部地区则是种麦的最佳时期。另外,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此时,空气干燥,土壤中含水较少,应注意防火工作。
- 上一篇:孔雀竹芋的寓意和象征
- 下一篇:家里有大水蚁怎么处理
猜你喜欢
-
山东专升本培训机构排名前十
阅读量:83 -
保护大雁的标语
阅读量:92 -
6.9折怎么算
阅读量:45 -
6.5折怎么算
阅读量:32 -
毛绒绒和毛茸茸哪个对
阅读量:10 -
甄嬛怎么读
阅读量:69 -
甄宓怎么读
阅读量:9 -
砧怎么读
阅读量:83 -
针灸的发源地
阅读量:69 -
鹧鸪怎么读
阅读量:16
猜你喜欢
-
阅读量:74
-
阅读量:44
-
阅读量:52
-
阅读量:10
-
阅读量:89
-
阅读量:10
-
阅读量:10
-
阅读量:46
-
阅读量:28
-
阅读量: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