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美称有什么
2024-09-15 12:47:29
“中国”的别称有:中原、天朝、华夏、瓷器之国、丝绸之国、茶叶之国、神州、九州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有四大别称即:神州、九州、华夏、中原。
来源分别是:
一、神州
《混元圣纪》:“昔在神州,以神仙之道教化天下,上自三皇,次及五帝,修之皆得神仙。”古时以黄帝为中央天神。黄帝以土德王,相传黄帝领治的土地称为神州,赤帝统辖的土地称为赤县,赤县和神州合称“神州赤县”或“赤县神州”。神州之称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范围"东逾蟠木,西济流沙,北至幽陵,南抚交址"。《古今通论》云:“昆仑东南方五千里谓之神州,州中有和羹乡方三千里,五岳之域,帝王之宅,圣人所生也。”
二、九州
据史料记载,九州的概念可能始于战国初期。《尚书·禹贡》认为九州指的是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是指九州地域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气势磅礴的一种景象。汉代以后的华夏地区与九州地域基本一致,其范围属于汉地,又有"东夏"、"南夏"、"西夏"等词称呼汉地内的局部地区。
三、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据说,黄帝和炎帝为争夺部落结盟首领开战,史称“阪泉之战”,这次战争以炎帝战败而告终,炎帝一族从此并入了黄帝族。后来在逐鹿之战中,炎黄团体打败了位于东夷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势力扩展到今山东境内。后来炎黄团体与山东境内东夷集团的其他部落组成了更加庞大的大华夏部落联盟,华夏一族的源流基本固定。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族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了。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
四、中原
一般认为,中原指的是黄河中下游流域,即今天的河南省。中原地区因为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有所蔓延,使得一些夏、商时期的河南省周边地区也被纳入中原文化区。中原一词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长达五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 上一篇:1.35米床能睡两人吗
- 下一篇:身高1.77男人的标准体重是多少
猜你喜欢
-
朋友圈主页三个点在哪里
阅读量:28 -
烧丝瓜怎么烧好吃
阅读量:53 -
苹果怎么设置来电图片背景
阅读量:9 -
白醋泡手的正确方法一天几次
阅读量:52 -
苹果11怎么用不了搜狗输入法
阅读量:58 -
抖音如何拍的时间长一点
阅读量:65 -
苹果怎么发闪照
阅读量:54 -
正确的煮虾方法和时间
阅读量:53 -
藤席的清洗及保养方法
阅读量:65 -
虾的几种家常做法
阅读量:75
-
阅读量:27
-
阅读量:94
-
阅读量:72
-
阅读量:29
-
阅读量:59
-
阅读量:71
-
阅读量:41
-
阅读量:29
-
阅读量:32
-
阅读量: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