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动物会冬眠
2024-09-16 17:22:03
哺乳纲的冬眠动物有:啮齿目的极地松鼠、栗鼠、欧洲睡鼠、金仓鼠,食肉目的熊,翼手目的蝙蝠,猬形目的刺猬。
非哺乳的冬眠动物有:两栖纲的青蛙和爬行纲的蛇和乌龟,冬天也找不到节肢动物门中的如蝎子一类的物种。
冬眠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种极端的但被调节的体温、代谢和其它生理活动的下降,作为对减少能量消耗的适应。
这种定义已不包括变温有机体对环境温度下降而发生被动反应时的季节性或昼夜的蛰伏。因而,真正的冬眠限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冬眠的物种大致可分成两类即主动式冬眠动物和被动式冬眠动物,后者如仓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界温度对这种冬眠周期事件的定时起主要作用。
扩展资料
冬眠的诱发因素是些外在因素,如环境温度的下降和秋季食物短缺。但一些专家认为,逐渐缩短的白昼是一种冬眠信号,它会导致一些内在因素的改变,如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的生物钟的调节。生物钟看来会影响动物的行为,如脂肪贮存和为冬眠作准备。
还有正待研究的关于冬眠地点高浓度二氧化碳的麻醉作用,可能也是冬眠的诱发因素。环境温度的升高和代谢产物的积聚可能都是觉醒信号。冬眠动物在觉醒时慢慢升高自己的体温。荷尔蒙会导致褐色脂肪组织的分解,为体温初步升高提供能量。
当体温到达15摄氏度时,肌肉会开始颤抖,进一步暖和身体。在有着重要器官的胸部和头部温度会比起其它身体部位更快的恢复。冬眠的长短随动物而异。欧洲刺猬3到4个月。冬眠鼠可睡上6到7个月。
但不能简单认为,冬眠是一个长达数月不间断的过程,相反,更常见的冬眠是间歇性的,长的休止状态,低的新陈代谢中插有短暂的觉醒状态。但动物不能经常回复到醒的状态,因为每次醒来都是要耗能的,醒的次数太多会导致脂肪贮存过早耗尽,以致在来年春天的真正觉醒时无“脂”可用。
动物的冬眠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外界刺激越多,内部本能的适应能力越强。
首先,外界温度对动物冬眠有重要影响。当周围环境温度在5℃一10℃时,最宜引起冬眠。
其次,食物的缺乏是促成冬眠的因素。对于鸟类,一般只要限制食物或者是让它饥饿,它就会立即进入昏睡状态。
再次,光也是引起冬眠的重要外界条件。如果光线时间减少或昏暗时,动物便很快开始冬眠。
猜你喜欢
-
朋友圈主页三个点在哪里
阅读量:68 -
烧丝瓜怎么烧好吃
阅读量:80 -
苹果怎么设置来电图片背景
阅读量:20 -
白醋泡手的正确方法一天几次
阅读量:93 -
苹果11怎么用不了搜狗输入法
阅读量:72 -
抖音如何拍的时间长一点
阅读量:34 -
苹果怎么发闪照
阅读量:35 -
正确的煮虾方法和时间
阅读量:85 -
藤席的清洗及保养方法
阅读量:92 -
虾的几种家常做法
阅读量:94
-
阅读量:42
-
阅读量:72
-
阅读量:43
-
阅读量:36
-
阅读量:52
-
阅读量:8
-
阅读量:29
-
阅读量:24
-
阅读量:50
-
阅读量:52